為農村生打造更多出路

2014-04-26 17:16

環球時報第3261期 2014年3月7日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2014年,繼續加大教育資源向中西部和農村傾斜,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要再增長10%以上,使更多農家子弟有升學機會。筆者認為,這點出了農村教育公平問題,抓住了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關鍵。

 

擴大教育公平,一方面要靠增加教育資源,另一方面則需要推進教育改革,總體看來,我國新一屆政府在增加教育資源方面,已有比較突出的表現,這包括實行農村貧困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家扶貧定向招生計劃、農村特崗教師計劃等等,而要持續擴大教育公平,接下來需要在教育改革方面加大力度。

 

拿提高農村生上重點大學的比例來說,在過去兩年中成效顯著,這得益於國家扶貧定向招生計劃和高校的自主招生向農村生單列計劃。眾所周知,我國農村生在重點大學的比例過去10年來持續走低,211院校的農村生比例不到20%,另外,全國范圍內的一本錄取率為8.5%,而貧困地區的一本平均錄取率隻有5.8%。2012年,我國開始啟動國家扶貧定向招生這一計劃,向貧困地區增加重點高校的招生名額1萬名,2013年名額進一步擴大到3萬名,這表明了國家推進高考公平的決心。與此同時,北大、清華、人大等高校,在自主招生中推出“自強計劃”、“農村生圓夢計劃”,也一定程度擴大了農村生上名校的機會。

 

但上述計劃也有局限,一方面,這只是在現有高考制度框架下進行補償,由於高校實行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各地的高考錄取資源不均衡,另一方面,在農村地區,也存在農村生在高考考場競爭不過城鎮學生的問題,補償計劃的名額不是全都補償到農村生身上。再就是,不管怎樣提高農村生上重點大學的比例,我國一本院校的整體錄取率隻有8.5%,更多的學生隻有上二本、三本院校、高職高專,怎樣讓上二本、三本、高職高專的學生也有出路,這是教改面臨的重大挑戰。

 

這就需要對目前的高考制度、教育管理制度、職業教育體系進行全面的改革,李克強總理指出,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積極穩妥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高校辦學自主權,鼓勵發展民辦學校。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筆者認為,這些改革都應立足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在推進高考改革中,以實行高校自主招生為基礎,如果高校自主招生,那麼,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框架會打破,現在的招生批次將不復存在,而一本、二本、三本這樣的批次劃分不但制造學校間的不公平,也制造社會的學歷情結、就業歧視,影響到民辦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發展。此次兩會上,有多位代表、委員提到,分批次招生制造學校間不平等、民辦學校隻能接受公辦學校不要的學生、職業教育低人一等,不利於教育發展,改變這種局面,在於推進教育改革。▲(作者: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