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是每一代年輕人的共同考驗

2014-06-17 00:24

環球時報第3058期 2013年6月26日

作者:張頤武

 

  今天不少年輕人感覺幸福感低迷,壓力巨大,困擾多多。物質的壓力和精神的焦慮似乎形成了一個“問題群”,對於年輕人構成了挑戰。

 

  這讓我想到了八十年代初我們這一代人面對青春的時候所面對的相似的境遇。那正是改革開放初期,當時的社會也面臨著諸多的困惑和問題。1980年,《中國青年》雜誌曾經以“潘曉”之名發表了一封給編輯部的信,題目就叫《人生的路啊,怎麼越走越窄……》,這曾經引發了大討論。對於當時所出現的理想失落,不少人開始追求物質生活享受,初入人生就發現現實生活和學校裡受到的教育的差異,上升的管道嚴重不足等等造成的現實的苦惱都有充分的探討。這大討論持續時間很長,參與討論的人很多,在年輕人中引發的轟動效應很大。很多人都覺得這封信說出了他們的心聲。

 

  我還記得這封信是在我考大學前的一個多月發表的,雖然高考的壓力巨大,但我們還是對於這封信感到興趣,覺得也說出了我們面對的許多困擾和問題,我還和同學們熱烈地討論過這封信。直到我上大學以後,在大學當時的氛圍裡,大家仍然在議論這封信和人生的路是否越走越窄的問題。那時候社會正面臨一個精神的開放的時刻,原來的社會暴露的不少問題使得年輕人也經歷了幻滅和困惑。我還記得當時人們常常說那時候的青年說什麼也不信,是“迷茫的一代”“幻滅的一代”等等的表述,也有許多慨歎年輕人和老一輩的吃苦耐勞很不相同。在那個西方思潮剛剛進入,物質生活仍然匱乏的時代。青年人所承受的精神的困惑也非常強烈。

 

  計劃經濟時期的生活的簡單匱乏使得人們對於物質的渴望也很強烈,由於生活的匱乏是普遍性的,而對於西方的物質生活的羡慕也已經出現。那時的一些期望和現在也差不多,如王蒙的小說《風箏飄帶》就是寫當時的年輕情侶沒房子無法結婚,劉心武的《立體交叉橋》更是寫空間的壓抑對於人們的生活的影響。當時青年所渴望的是如何有可能在“新時期”發揮自己的能力。那時描寫青年的電影和小說常常表現當時的社會年輕人找不到施展才華的空間。當時的社會面臨著計劃經濟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過分嚴格而社會缺少活力的狀況,青年當時普遍期望突破限制,在更廣闊的空間中發揮自己的能力。有些困擾和今天的年輕人也頗為相似,當時的困擾常集中于大學畢業分配不合理,好單位好地方普通學生缺少背景就分不去這樣的問題上,還有有地位背景家庭的子女能夠到好單位工作的問題等等。關於有背景的人走後門的小說電影更是不少。可以看看劉震雲當年的《單位》寫的單位裡的年輕人的苦惱,也是既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

 

  現在離八十年代已經遠了,當年的困擾現在其實是在不同的層面上,以不同的說法和不同的角度出現的。雖然當時人們沒有說出“幸福感”這樣的概念,但人生的路是否越走越窄的討論其實也是關於什麼是幸福,什麼是人生的價值這樣的重要的問題。一代人面臨的問題的層次不同,苦惱則相似,今天的青年常常感受“幸福感”低迷,其實也是在一個更高的平臺上的“重複”。但由於今天的誘惑更多,渴望更多,青年的見識更廣,這種苦惱也可能更為強烈。由此可以看到青年的事業發展”完成不足“和生活要求”實現不足“是永恆的主題。每個不同的時代都會重複。

 

  實際上,在人的發展中,有兩點是中外皆然的:一是除了明星或特殊奇才或有極好家庭背景之外,要完成”成家立業“的理想,常常需要在職場艱辛工作十五年左右。這段時間的艱辛奮鬥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過了這個時期就不用努力。二是自我的成長的和發展需要更好的社會條件和公平的環境,但無論如何,個人的奮鬥依然是人生的最關鍵的因素。今天的平臺其實遠比我們當年為大,今天的基本生活保障也遠比那時為高,但在今天也還是一方面需要社會對於青年更多的關懷和創造更為公平的環境,但另一方面需要年輕人的奮鬥和努力。其實年輕人在任何時代都會遇到相似的 苦惱和問題,但任何時候也都需要年輕人面對挑戰的努力和奮鬥。沒有自己的奮鬥,一切都是空中樓閣。(作者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