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青少年自殺的問題
正視青少年自殺的問題
──青少年自殺事件頻發,別讓悲劇重演
近日,「武漢14歲男生被母親搧打耳光後跳樓墜亡」一事經媒體報導後引發關注。據報導,男生事前在教室與同學玩撲克牌,而後家長被請到學校配合管教。該男生在教學樓樓道被母親教訓,期間挨了兩耳光。母親離開後,男生默立兩分鐘後,轉身爬上欄杆跳下,路過的同學試圖阻攔未果。此事件不禁讓人聯想到發生在2019年4月17日的「上海17歲男孩因瑣事與母爭吵,跳高架橋當場死亡」一事。因為兒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了一些矛盾,母親在車上不停地批評他,導致兒子情緒失控,下車後從高架橋上一躍而下……。類似的悲劇事件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有人說「家長不應該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教訓孩子」,也有不少人認為「應該增強孩子的抗挫、抗壓能力」。
「我太痛苦了!」身處黑暗的他們選擇走上絕路
據2018年《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 大陸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調查資料統計,世界上有自殺傾向或自殺未遂的人群中,僅有38%是有權威精神方面診斷的,而大部分選擇自殺的人往往是因為「衝動自殺」。其中,有60%的人決定自殺不超過兩個小時,有37%的人決定自殺不超過5分鐘。而在15-29歲人群中,自殺高居這一人群「死亡原因排行榜」的第二位。
「我太痛苦了!」也許身處黑暗的他們看不到光亮、聽不到鼓勵的聲音、得不到溫暖的擁抱……。最後才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跟世界說再見。
「我理解你了!」這是給予他們最溫暖的鼓勵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發展尚未成熟,他們不僅要面臨升學的壓力、交友的選擇、對各種各樣事物的判斷,有的甚至還要面對父母的離異、留守的環境等等。來自身心的矛盾與堆積在心裡的壓抑情感,常常會讓他們產生焦慮、痛苦、失望、難過等負面情緒。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或正確地對待,就很容易讓他們走進心理問題的「危機領域」,變得自卑又敏感,衝動又迷茫。
廣西腦科醫院心理專家、主任醫師潘潤德建議:孩子剛剛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就學校方面來說,學校及時開設的心理健康課程,配備的心理諮詢室和心理輔導老師,定期給學生做心理健康調查,這些做法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家庭方面來說,家長與孩子有效溝通,學會通過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來判斷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這個效果也會比醫生的干預要好很多。如果孩子已經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地通過藥物或心理治療等方式進行干預,避免他們走上自殺的歧途。
書籍《與神對話》中有一句話:「愛永遠不是由你觸及對方多少次來衡量的,而是由你走進對方心裡多少次來衡量的。」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病區主任朱曉茜醫生,在針對「如何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健全的心理」這一問題上,給出了自己的建議:「父母要學習該怎樣正確地教育孩子,因為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方式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初中三年屬於青春期早期,孩子開始慢慢有了自己的意識和想法,也開始很看重自尊心。這個時期如果家長足夠尊重孩子,並且把握好這一溝通的時機,學會傾聽、學會理解,給孩子有品質的陪伴,那麼他們就能夠順利地度過這段叛逆期,更好地成長。」
資料來源:節錄https://dy.163.com/article/FNES6L3S05346RH3.html
圖片/ 摘自https://medium.com
禱告呼聲
*青少年希望被父母、老師、朋友「看見」,他們希望被理解、被接納、被信任和被關注。求神憐憫,使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從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都有更友善的回應。
*當人的生命中缺少目標意義和價值時,隨之而來的無聊感會讓人沉溺於物質或感官刺激,但短暫的緩解後反而會增強這種無聊感,讓人感到焦慮迷茫和痛苦,最終導致自殺。讓我們為這世代的青少年能尋得人生真正的意義與目標禱告,特別是認識耶和華獨一的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