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快樂與公義

2013-04-09 14:27

 

  北京大學教授于丹(音譯)表示:「近數十年來,中國單單把焦點放在經濟成長上,但是在一段反省的時間,以及針對中國—及其人民—應該將何事視為重點的討論之後,這個焦點有緩和的趨勢。」

 

  哈佛大學哲學家,桑德爾(Michael Sandel)認為,在中國有愈來愈多人認知到「日增的富裕帶來漸大的不平等,單靠GDP不能帶來快樂,市場也不能靠自己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在他最近前往中國大學的參訪行程中,學生們排隊數小時,只為了聆聽他的演講,而他被學生們「討論公義、公平、平等和不平等的急切,甚至熱情所震撼」。

 

  中國大約已經有三百萬人觀賞過桑德爾在「網易」上開辦的關於公義的線上課程(「網易」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入口網站之一)。根據時代雜誌的說法:「在他的演說裡,桑德爾著眼於挑戰深植人心的道德思想。他辯論一些問題,例如在自然災難之後,商店提高飲水的價格,是不是公平?為了保護家人而說謊是否為正確的行為?」

 

  桑德爾認為,他的課程大受歡迎,正反應中國嬰兒潮時期出生的孩子到達成熟的年齡之後,在道德反省和辯論上的覺醒。桑德爾表示:「在中國經濟奇蹟期間成年的那一代想要面對重大的問題—他們想要了解道德責任,公義與不公,還有美好生活的意義。」

 

--摘自《中國的呼聲》2011年10月